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一夜沒落,職工為生存蹬過三輪賣過菜
發(fā)布日期: [2017/3/28]
共閱讀 [969] 次
在濟南,大概很少有像“棉”字號企業(yè)這樣,見證了城市工業(yè)化的起步輝煌與陣痛,承載了幾代人的奮斗與光榮,也銘刻著幾代人的回憶與傷痛。幾代紡織工人的命運隨著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的沉浮而變化著。
“捧上鐵飯碗,驕傲!”
紡織女工是道風景線
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一夜沒落,職工為生存蹬過三輪賣過菜
今年83歲的王洪英是國棉四廠的老職工,1956年她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,先后3次受到毛澤東主席、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。“我13歲就進了苗海南的成通紗廠,當了一名細紗擋車工。1948年公私合營,后來廠子就是國棉四廠,一直在車間干了46年。”王洪英回憶,當時能進棉紡廠上班就是捧上了“鐵飯碗”,工資高,吃喝不愁,福利好,讓人覺得臉上有光。
而紡織女工就是一道風景線,很多國企、軍人單位都想找紡織女工當對象。在八十年代之前,一般家庭都是男性工作,女性在家料理家務,很少有女性出來上班?!耙羌依镉袀€紡織女工,就是雙職工家庭了,生活水平就比較高了。當時紡織工人的工資可以拿到五六十塊,而公務員才三十多塊?!?
不過,雖然工資高,紡織女工的工作也非常辛苦?!败囬g里機器嗡嗡響,什么都聽不見,只能打手勢,像 1 就是去廁所?!蓖鹾橛⒈硎荆惶烊嗟拱藗€小時,機器不能停,有時候忙起來連水都顧不上喝。而來回穿梭在紡錘、織布機前,一天下來相當于走了70多里路,腿都累腫了。
“我丈夫當時也在紡織行業(yè),兩個兒子也顧不上看,孩子們睡覺時我們還沒回來,第二天孩子們還沒起床我們倆就走了。”王洪英感慨,當年棉紡織產品需求旺盛,每年春節(jié)都不休息,工人們也都是“擼起袖子加油干”?!耙坏酱汗?jié),家屬都趕到車間送飯,工人就趁著班空里出來拿點飯,幾口就扒拉完繼續(xù)干活?!?
機器一響,黃金萬兩
“一年賺出一個廠”
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一夜沒落,職工為生存蹬過三輪賣過菜
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是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最紅火的時候。當時濟南紡織局直屬企業(yè)達到47家,整個紡織行業(yè)產值利稅27個億,占濟南市的四分之一,紡織行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達到10萬人以上。
今年88歲的老丁是國棉一廠的老職工,他五十年代進廠,九十年代退休,干了四十多年?!拔疫M廠那時候廠子還小,年產才2萬紗錠,廠子里也就1000多號人。”老丁回憶,在生產車間機器一整天轟隆隆響個不停,每年定下計劃產量,只要生產出來,就不用愁銷路。“八十年代末一棉有10萬紗錠,其他廠都是5萬紗錠。那個時候一年就能掙出一個棉紡廠來,可紅火了!”
老丁感慨,他趕上了“好時候”,八十年代廠里給職工建起了樓房,他分到了一套福利房?!熬褪沁@里,國棉一廠一宿舍。船到碼頭車到站,后來廠里效益不行了,我也退休了,吃上了國家發(fā)的退休金?!?
1976年,19歲的劉東風進了一棉。“比現在考上公務員還驕傲。一棉幼兒園是山東省實驗幼兒園,有職工俱樂部,能看電影,還有銀行、浴室、食堂、職工宿舍。就是感覺進了廠,這輩子啥也不用愁了?!闭勂甬斈甑摹拜x煌”,劉東風感慨。
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,那時候紡織工人一下班,好幾千人像潮水般涌了出來,場面非常壯觀?!暗搅送砩?1點至凌晨1點這段時間,國棉廠門口全是騎著自行車來接送職工的家屬。畢竟女工多,考慮到半夜人身安全,門口大部分都是男青年,也有一些父母來接女工?!碑敃r那種里三層外三層的陣勢,現在已經見不到了。
“廠子一夜就不行了”
為生存蹬過三輪賣過菜
如今,輝煌只存在老職工們的回憶里?!懊蕖弊痔栠_到鼎盛時期后,進入九十年代,它們集體走向了衰落。“不理解,好好的廠子,一夜說不行就都不行了,我們這些老家伙可是在廠子里干了一輩子?!闭f到激動處,老丁的眼里滿含淚水。
今年已經60歲的劉東風認為,國棉一廠不行了是因為九十年代“砸錠子”?!皣也皇且?砸錠子 嘛,所有大型棉紡企業(yè)都要減錠砸錠,那時候就有下崗了?!倍敃r劉東風才30多歲,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,“在職的繼續(xù)干,不在職的就回家了,自己謀出路,開始還給點生活費,后來生活費也斷了?!?
劉東風感慨,廠子不行了之后,為了生存他什么都干過?!暗胚^三輪車,也賣過菜,各種苦都吃過了,后來又回到廠子里拉地排車。以前是民工拉地排車運棉花,后來民工走了又讓我們這些職工回去拉,一直熬到55歲退休。廠子也在2014年11月破產了。”現在,他在國棉一廠幼兒園當起了保安。
畢先生也是國棉一廠老職工,今年也快60歲了,現在他在國棉一廠的老辦公樓里當傳達?!稗k公樓里就只剩留守組幾個人和老廠有關聯了。我1981年入廠,當兵回來就一直待到了現在,廠子破產之后還沒退休,就到辦公樓里這里混口飯吃?!碑呄壬寡?,廠子效益不行了之后,他只能靠企業(yè)生存,自己的年齡太大,也下不了力了。
“老職工不都想著靠企業(yè)嗎,對不對?能打能踹的都出去了,出去之后有混得好的,也有 下了街 的。企業(yè)破產之后,把之前欠的工資、養(yǎng)老金都補上了?!碑呄壬f,當年風光的紡織女工下崗后,年齡大了沒有單位肯收,有的做保潔,有的擺攤,有的開電梯,還有的身體不好直接在家里養(yǎng)病了,比較凄慘。
圍堵老廠長30小時
救護車來了才解圍
今年51歲的郭軍現在屬于濟南紡織發(fā)展總公司經營部,也算是留在國棉一廠老辦公樓為數不多的老職工了。“我1981年進的廠,當時的木質廠房改成了磚混廠房,非常氣派?!惫娬f,當時國棉一廠的產品屢次獲全國大獎,1983年一次性就招工2000多名。
郭軍保存著一本紅皮的《濟南第一棉紡織廠志》,只記錄到了1985年,符合“盛世修志”的規(guī)則?!?989年就開始走下坡路了,這時候壓到了5萬紗錠,一次性解除合同工人1000多名,直接推向社會,職工哭著鬧著,這真是紡織行業(yè)的陣痛期。”郭軍嘆了一口氣,此后20年,行業(yè)一直處于低谷,國棉一廠最多時曾拖欠職工每月120元的生活費36個月。
當時不僅是國棉一廠,二、三、四廠以及毛巾廠也在經歷“陣痛”。一位原“棉”字號企業(yè)負責人講述,職工心理上難以接受企業(yè)破產的事實,有的去上訪,有的去企業(yè)堵門?!坝幸淮蚊韽S的100多名職工,在企業(yè)門口堵了60多歲的老廠長30多個小時,不讓吃喝不讓上廁所。怎么辦,這樣耗下去得出事,最后有人叫了救護車,用擔架抬了老廠長送醫(yī)院檢查?!痹撠撠熑颂寡裕鋵嵚毠ざ麻T、上訪的行為并不是對政策不滿,而是感情上放不下?!岸际撬奈迨畾q的人了,干了半輩子,就這么沒了依靠,心理上接受不了?!?
對于這一點郭軍也非常認同。2014年11月5日,國棉一廠進入破產程序,許多老職工從各地趕來,在老辦公樓前合影留念。郭軍說,從國家統(tǒng)購包銷的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,原有老棉紡國企,難以適應,國棉一廠沒有熬過百年。
“捧上鐵飯碗,驕傲!”
紡織女工是道風景線
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一夜沒落,職工為生存蹬過三輪賣過菜
今年83歲的王洪英是國棉四廠的老職工,1956年她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者稱號,先后3次受到毛澤東主席、周恩來總理的親切接見。“我13歲就進了苗海南的成通紗廠,當了一名細紗擋車工。1948年公私合營,后來廠子就是國棉四廠,一直在車間干了46年。”王洪英回憶,當時能進棉紡廠上班就是捧上了“鐵飯碗”,工資高,吃喝不愁,福利好,讓人覺得臉上有光。
而紡織女工就是一道風景線,很多國企、軍人單位都想找紡織女工當對象。在八十年代之前,一般家庭都是男性工作,女性在家料理家務,很少有女性出來上班?!耙羌依镉袀€紡織女工,就是雙職工家庭了,生活水平就比較高了。當時紡織工人的工資可以拿到五六十塊,而公務員才三十多塊?!?
不過,雖然工資高,紡織女工的工作也非常辛苦?!败囬g里機器嗡嗡響,什么都聽不見,只能打手勢,像 1 就是去廁所?!蓖鹾橛⒈硎荆惶烊嗟拱藗€小時,機器不能停,有時候忙起來連水都顧不上喝。而來回穿梭在紡錘、織布機前,一天下來相當于走了70多里路,腿都累腫了。
“我丈夫當時也在紡織行業(yè),兩個兒子也顧不上看,孩子們睡覺時我們還沒回來,第二天孩子們還沒起床我們倆就走了。”王洪英感慨,當年棉紡織產品需求旺盛,每年春節(jié)都不休息,工人們也都是“擼起袖子加油干”?!耙坏酱汗?jié),家屬都趕到車間送飯,工人就趁著班空里出來拿點飯,幾口就扒拉完繼續(xù)干活?!?
機器一響,黃金萬兩
“一年賺出一個廠”
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一夜沒落,職工為生存蹬過三輪賣過菜
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是濟南棉紡織行業(yè)最紅火的時候。當時濟南紡織局直屬企業(yè)達到47家,整個紡織行業(yè)產值利稅27個億,占濟南市的四分之一,紡織行業(yè)從業(yè)人員達到10萬人以上。
今年88歲的老丁是國棉一廠的老職工,他五十年代進廠,九十年代退休,干了四十多年?!拔疫M廠那時候廠子還小,年產才2萬紗錠,廠子里也就1000多號人。”老丁回憶,在生產車間機器一整天轟隆隆響個不停,每年定下計劃產量,只要生產出來,就不用愁銷路。“八十年代末一棉有10萬紗錠,其他廠都是5萬紗錠。那個時候一年就能掙出一個棉紡廠來,可紅火了!”
老丁感慨,他趕上了“好時候”,八十年代廠里給職工建起了樓房,他分到了一套福利房?!熬褪沁@里,國棉一廠一宿舍。船到碼頭車到站,后來廠里效益不行了,我也退休了,吃上了國家發(fā)的退休金?!?
1976年,19歲的劉東風進了一棉。“比現在考上公務員還驕傲。一棉幼兒園是山東省實驗幼兒園,有職工俱樂部,能看電影,還有銀行、浴室、食堂、職工宿舍。就是感覺進了廠,這輩子啥也不用愁了?!闭勂甬斈甑摹拜x煌”,劉東風感慨。
而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,那時候紡織工人一下班,好幾千人像潮水般涌了出來,場面非常壯觀?!暗搅送砩?1點至凌晨1點這段時間,國棉廠門口全是騎著自行車來接送職工的家屬。畢竟女工多,考慮到半夜人身安全,門口大部分都是男青年,也有一些父母來接女工?!碑敃r那種里三層外三層的陣勢,現在已經見不到了。
“廠子一夜就不行了”
為生存蹬過三輪賣過菜
如今,輝煌只存在老職工們的回憶里?!懊蕖弊痔栠_到鼎盛時期后,進入九十年代,它們集體走向了衰落。“不理解,好好的廠子,一夜說不行就都不行了,我們這些老家伙可是在廠子里干了一輩子?!闭f到激動處,老丁的眼里滿含淚水。
今年已經60歲的劉東風認為,國棉一廠不行了是因為九十年代“砸錠子”?!皣也皇且?砸錠子 嘛,所有大型棉紡企業(yè)都要減錠砸錠,那時候就有下崗了?!倍敃r劉東風才30多歲,上有老下有小的時候,“在職的繼續(xù)干,不在職的就回家了,自己謀出路,開始還給點生活費,后來生活費也斷了?!?
劉東風感慨,廠子不行了之后,為了生存他什么都干過?!暗胚^三輪車,也賣過菜,各種苦都吃過了,后來又回到廠子里拉地排車。以前是民工拉地排車運棉花,后來民工走了又讓我們這些職工回去拉,一直熬到55歲退休。廠子也在2014年11月破產了。”現在,他在國棉一廠幼兒園當起了保安。
畢先生也是國棉一廠老職工,今年也快60歲了,現在他在國棉一廠的老辦公樓里當傳達?!稗k公樓里就只剩留守組幾個人和老廠有關聯了。我1981年入廠,當兵回來就一直待到了現在,廠子破產之后還沒退休,就到辦公樓里這里混口飯吃?!碑呄壬寡?,廠子效益不行了之后,他只能靠企業(yè)生存,自己的年齡太大,也下不了力了。
“老職工不都想著靠企業(yè)嗎,對不對?能打能踹的都出去了,出去之后有混得好的,也有 下了街 的。企業(yè)破產之后,把之前欠的工資、養(yǎng)老金都補上了?!碑呄壬f,當年風光的紡織女工下崗后,年齡大了沒有單位肯收,有的做保潔,有的擺攤,有的開電梯,還有的身體不好直接在家里養(yǎng)病了,比較凄慘。
圍堵老廠長30小時
救護車來了才解圍
今年51歲的郭軍現在屬于濟南紡織發(fā)展總公司經營部,也算是留在國棉一廠老辦公樓為數不多的老職工了。“我1981年進的廠,當時的木質廠房改成了磚混廠房,非常氣派?!惫娬f,當時國棉一廠的產品屢次獲全國大獎,1983年一次性就招工2000多名。
郭軍保存著一本紅皮的《濟南第一棉紡織廠志》,只記錄到了1985年,符合“盛世修志”的規(guī)則?!?989年就開始走下坡路了,這時候壓到了5萬紗錠,一次性解除合同工人1000多名,直接推向社會,職工哭著鬧著,這真是紡織行業(yè)的陣痛期。”郭軍嘆了一口氣,此后20年,行業(yè)一直處于低谷,國棉一廠最多時曾拖欠職工每月120元的生活費36個月。
當時不僅是國棉一廠,二、三、四廠以及毛巾廠也在經歷“陣痛”。一位原“棉”字號企業(yè)負責人講述,職工心理上難以接受企業(yè)破產的事實,有的去上訪,有的去企業(yè)堵門?!坝幸淮蚊韽S的100多名職工,在企業(yè)門口堵了60多歲的老廠長30多個小時,不讓吃喝不讓上廁所。怎么辦,這樣耗下去得出事,最后有人叫了救護車,用擔架抬了老廠長送醫(yī)院檢查?!痹撠撠熑颂寡裕鋵嵚毠ざ麻T、上訪的行為并不是對政策不滿,而是感情上放不下?!岸际撬奈迨畾q的人了,干了半輩子,就這么沒了依靠,心理上接受不了?!?
對于這一點郭軍也非常認同。2014年11月5日,國棉一廠進入破產程序,許多老職工從各地趕來,在老辦公樓前合影留念。郭軍說,從國家統(tǒng)購包銷的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,原有老棉紡國企,難以適應,國棉一廠沒有熬過百年。